從天與地, D&G涉歧視到缺宅男女看香港的挑戰
全城談論的劇集《天與地》終於曲終人散,雖然還有不少餘音,大衆熱烈討論和抗衡敏感題材與師奶劇,正正揭露了香港人一些核心問題。有記者於報上提到D&G事件誘發出香港人自悲感。但更重要的是地產、金融、大財團等霸權的姿態越見強硬。香港人捍衞自由絕對值得鼓勵,相信這種團結沒多少城市能及。另一方面帶出來的問題,就是香港人眼看中國同胞近年來由於天時地利,不斷在進步,甚至超越所引致的複雜情緒。説的不單是賺錢能力或身家多寡,還有中國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,求生意志,甚至風險管理的能力等等都比港人大。
也許這一代香港人生活質素太好,上一代我們的父母親祖父母辛辛苦苦捱出江山譲我們享樂,更甚的如現代“怪獸家長”教出來的“小學雞”,無論讀書谷出來的怎好怎高分,立足社會亦缺乏求生及競爭能力。遇到問題只會選擇逃避甚至乎輕生,而不是面對及解決然後放低。所以不難明白要接受《天與地》成爲主流劇集不單是口味問題,還有挑戰自身存在價值,是否樂意脫離comfort zone 等。
相反地,中國,台灣等對文化、電影、音樂包容性很大,對新事物,創意產業等接受能力也很高。去到北京,你會深深感受到甚麼是文化氣息,對外國引入的文化亦能融入。年多前聽了經濟大師大前研一對整個世界分析,所説的“M型社會”,不就是香港人最嚴峻要面對的問題嗎?教育制度的問題,被寵壞了的一群,譲整個社會欠了以往那鼓拼勁。從前10人中有3-4人會創業,現在只要你走出街上問問,可能十人也沒有一人真正曾創業,最多的是“有想過”而沒有執行。但這不能怪他們,因爲現今社會是教育及訓練一班服從性極高的員工來協助有錢人,無論你是普通學歷還是從Ivy League出來,都是爲權霸等來賺更多的錢。
《缺宅男女>是一套近年罕見的寫實劇集,不單道盡香港人貧富懸殊辛酸故事,一家九口擠在狹小房子裡。但另一方面卻不斷灌輸買樓的訊息。雖然中國人信磚頭是傳統,但人人爲上車而捱生捱死,不理負擔能力而過度槓桿,當環球經濟再次陷入如2008,2003,1997,等危機時,復甦周期未必如過往的快,如沒有準備的話,風險的確很難評估。再引用Robert Kiyosaki的理念,作甚麼投資前最重要都是要增進自己的財務知識,正如絕大部份人都否定借錢,簽卡、欠債,但債也有好債和壞債之分。借錢來買自己不能負擔的東西小如iphone, 愛馬士,大則如買樓等都是壞債;但當你有適當財務知慧能利用creative financing來發展自己事業或投資卻又是兩碼子的事。正如投資實金和GLD,並不是人人能明白背後分別、利弊,單是大量注入流動性,可能引致的通脹已令坊間爭論不絕於耳。
Good !
ReplyDelete從前10人中有3-4人會創業,現在只要你走出街上問問,可能十人也沒有一人真正曾創業,最多的是“有想過”而沒有執行。但這不能怪他們,因爲現今社會是教育及訓練一班服從性極高的員工來協助有錢人,無論你是普通學歷還是從Ivy League出來,都是爲權霸等來賺更多的錢。
ReplyDeleteExcellent point!
CS
ReplyDeleteThanks!
Support!
ReplyDelete正確!!地產商的不良,和感覺到香港政府不斷地引入內地人在港買樓,搞亂了香港的地產,又說建公屋怎樣怎樣困難,令港人百上加斤,部份人儲極都未能追到市價去上車買磚頭,無奈.
ReplyDelete說得good~~
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