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幣升值與外匯儲備縮水的是與非
這篇文章很清楚解釋中國外匯儲備來源, 及人民幣升值是否帶來影響, 並指出後果由社會來分擔. 本文認為中央政府控制升值速度是減慢外匯儲備將面臨短缺, 但最終調控導致的通脹及成本亦是由社會來承擔.
這個"社會", 該是更大更廣及世界性的.....(相關文章)
2011/05/11 10:18:20 (WSJ)
近日,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主任張岸元表示,由於人民幣升值,中國人民銀行持有外匯資產的匯率損失極為驚人。5月6日,國家外匯管理局做出回應,認為“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”。
1996年,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,2006年突破一萬億美元,2009年突破兩萬億美元,截至2011年3月,已超過三萬億美元。由於官方外匯儲備規模越來越大,對於中國央行和外管局來說,外匯儲備已經從救命稻草變成了燙手的山芋,任何關於外匯儲備縮水或虧損的消息都會引起公眾關注。
其實,如何衡量外匯儲備的收益是個十分繁瑣的問題。除了要知道外匯儲備的具體幣種構成和投資標的 (中國並沒有公開這類信息),還要考慮到用什麼計價標準來衡量,是用本幣,還是用外幣?是用單一貨幣還是用一籃子貨幣,或者用一籃子商品?
這裡,用外幣、一籃子貨幣或商品衡量很好理解,因為外匯儲備就是要在“國外”用的,要以它在“國外”的名義或實際購買力來衡量其收益情況。用本幣來衡量外匯儲備的收益情況,理解起來則比較抽象和復雜,這也直接導致張岸元和外管局各執一詞。其實,他們的觀點並非針鋒相對,只是著眼點有所不同。
在討論之前,要搞清楚什麼是外匯儲備。外匯儲備是中國央行發行人民幣購買的。香港大學教授肖耿曾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比作在賭場換籌碼。概括地說,遊客(不管是出口商還是國外投資者)持有外幣進入賭場後,按照賭場的規定,都必須先到籌碼兌換台(央行)將外幣兌換成籌碼(人民幣),籌碼兌換台收到的外幣就是外匯儲備,遊客(不管是因為進口還是對外投資)離開賭場時,要將籌碼(人民幣)再次兌換成外幣。其中,外幣和籌碼的兌換率相當於匯率。
值得注意的是,籌碼兌換台在收到外幣的同時也發放了賭場內可以自由流通的籌碼,而每個籌碼都是籌碼兌換台以信用為支撐的對遊客的負債,每個籌碼也都是遊客擁有的對籌碼兌換台的債權憑証,也就是說,雖然籌碼兌換台手裡有巨額的外幣資產,但背後隱藏著同樣巨額的債務。而且,使用外幣一般也要在賭場外,不能在賭場內,否則就會帶來“二次結匯”,憑空增加一倍的籌碼,將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。
因此,外匯儲備不是央行可以肆意揮霍的財富,它全部是借來的錢,或者說央行代為保管的錢。這同時也意味著,外匯儲備不能隨便分給所有老百姓,因為“冤有頭、債有主”,央行不僅不能隨便分,還要保值增值(增值並閑置的外匯儲備倒可以考慮分),要防止“遊客”離開時無外幣可換。
大致了解了外匯儲備的概念後,我們來看看外管局的觀點──“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”。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問題,但要注意其中的“直接”二字。人民幣升值,就相當於遊客拿外幣可以換到的籌碼少了,對於央行來說,其手中擁有的外匯儲備,能換的籌碼自然也少了,似乎也遭受了損失。但要注意的是,外匯儲備是要用在賭場外的,如果在賭場外它的購買力保持不變,人民幣升值的確不會“直接”導致外匯儲備損失,以外幣計價的外匯儲備是多少還是多少,能買多少東西還能買多少東西。
但是,對於央行來說,如果人民幣升值,它手中的外匯儲備能換到的籌碼的確少了,這難道不是一種損失嗎?是的,這的確是一種損失,這也是張岸元所說的匯率損失。那麼,如何理解這個損失呢?
其實,這是央行自導自演、自作自受的“間接”損失。對於央行來說,原則上,它可以選擇不必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將外幣兌換成籌碼,它可以讓持有外幣的遊客在賭場內部自由兌換籌碼,如果進來的外幣相對多了,能換到的籌碼自然就相對少了,籌碼會自動升值。但如果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幹預外匯市場,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按官方匯率兌換籌碼。在固定匯率下,這種損失是隱性的,因為按照官方固定匯率,之前、現在和未來多少外幣依然換多少籌碼,似乎看不到什麼損失。但隨著央行在內外壓力下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度使人民幣不斷升值,這種隱性的損失就變成了顯性。其背後的含義是,同等數量的籌碼原本可以換更多的外幣,但由於之前匯率沒有升值,央行只換到了較少的外幣,這大致就是央行之前幹預匯率市場導致的損失。
表面上看,在幹預外匯市場的情況下,央行將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獨自承擔了,似乎與“遊客”沒什麼關系,而且,他們看起來還會受益,因為他們離開時同等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,外管局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──人民幣升值之後在降低進口成本、增加投資收益等環節也獲取了巨大收益,肉已經“在鍋裡”。但實際上,央行自身很難承擔這樣的損失,損失注定是全社會來承擔。
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,而且,外匯儲備的海外投資收益彌補不了成本(比如,央行為沖銷外匯佔款支付的存款準備金利息和央票利息等),那麼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很有可能有一天面臨“不足”,畢竟現在同等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,一旦升值趨勢逆轉,一切皆有可能。央行為了將這個遊戲持續下去,將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或緩慢升值,如果其他政策措施沒有遏制住外匯儲備攀升的勢頭,導致這個過程伴有通脹,成本自然是全社會來承擔;如果為了避免通脹沖銷外匯佔款,而沖銷也是有很大成本的,央行不得不人為壓低利率,以減少利息支付,成本也是全社會來承擔。
總之,人民幣升值雖然不會“直接”讓現有的外匯儲備縮水,卻會將之前中國央行幹預外匯市場和強制結售匯制度的損失“間接”地暴露出來。表面上,中國央行自己承擔了人民幣升值的匯兌損失,但最終將由全社會買單。對於中國央行來說,要面臨的選擇是,或者擴大人民幣的浮動區間,並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,讓更靈活的匯率機制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;或者維持人民幣名義匯率的穩定,通過國內的價格改革、稅收政策和外資政策等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。匯率選擇沒有標準答案,孰優孰劣要因時而動。不管怎樣,目標都是在成本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推動國際收支平衡,但最忌諱的是首鼠兩端沒有原則,而又不承認成本的存在。
這個"社會", 該是更大更廣及世界性的.....(相關文章)
2011/05/11 10:18:20 (WSJ)
崔宇
近日,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主任張岸元表示,由於人民幣升值,中國人民銀行持有外匯資產的匯率損失極為驚人。5月6日,國家外匯管理局做出回應,認為“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”。
1996年,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,2006年突破一萬億美元,2009年突破兩萬億美元,截至2011年3月,已超過三萬億美元。由於官方外匯儲備規模越來越大,對於中國央行和外管局來說,外匯儲備已經從救命稻草變成了燙手的山芋,任何關於外匯儲備縮水或虧損的消息都會引起公眾關注。
其實,如何衡量外匯儲備的收益是個十分繁瑣的問題。除了要知道外匯儲備的具體幣種構成和投資標的 (中國並沒有公開這類信息),還要考慮到用什麼計價標準來衡量,是用本幣,還是用外幣?是用單一貨幣還是用一籃子貨幣,或者用一籃子商品?
這裡,用外幣、一籃子貨幣或商品衡量很好理解,因為外匯儲備就是要在“國外”用的,要以它在“國外”的名義或實際購買力來衡量其收益情況。用本幣來衡量外匯儲備的收益情況,理解起來則比較抽象和復雜,這也直接導致張岸元和外管局各執一詞。其實,他們的觀點並非針鋒相對,只是著眼點有所不同。
在討論之前,要搞清楚什麼是外匯儲備。外匯儲備是中國央行發行人民幣購買的。香港大學教授肖耿曾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比作在賭場換籌碼。概括地說,遊客(不管是出口商還是國外投資者)持有外幣進入賭場後,按照賭場的規定,都必須先到籌碼兌換台(央行)將外幣兌換成籌碼(人民幣),籌碼兌換台收到的外幣就是外匯儲備,遊客(不管是因為進口還是對外投資)離開賭場時,要將籌碼(人民幣)再次兌換成外幣。其中,外幣和籌碼的兌換率相當於匯率。
值得注意的是,籌碼兌換台在收到外幣的同時也發放了賭場內可以自由流通的籌碼,而每個籌碼都是籌碼兌換台以信用為支撐的對遊客的負債,每個籌碼也都是遊客擁有的對籌碼兌換台的債權憑証,也就是說,雖然籌碼兌換台手裡有巨額的外幣資產,但背後隱藏著同樣巨額的債務。而且,使用外幣一般也要在賭場外,不能在賭場內,否則就會帶來“二次結匯”,憑空增加一倍的籌碼,將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。
因此,外匯儲備不是央行可以肆意揮霍的財富,它全部是借來的錢,或者說央行代為保管的錢。這同時也意味著,外匯儲備不能隨便分給所有老百姓,因為“冤有頭、債有主”,央行不僅不能隨便分,還要保值增值(增值並閑置的外匯儲備倒可以考慮分),要防止“遊客”離開時無外幣可換。
大致了解了外匯儲備的概念後,我們來看看外管局的觀點──“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”。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問題,但要注意其中的“直接”二字。人民幣升值,就相當於遊客拿外幣可以換到的籌碼少了,對於央行來說,其手中擁有的外匯儲備,能換的籌碼自然也少了,似乎也遭受了損失。但要注意的是,外匯儲備是要用在賭場外的,如果在賭場外它的購買力保持不變,人民幣升值的確不會“直接”導致外匯儲備損失,以外幣計價的外匯儲備是多少還是多少,能買多少東西還能買多少東西。
但是,對於央行來說,如果人民幣升值,它手中的外匯儲備能換到的籌碼的確少了,這難道不是一種損失嗎?是的,這的確是一種損失,這也是張岸元所說的匯率損失。那麼,如何理解這個損失呢?
其實,這是央行自導自演、自作自受的“間接”損失。對於央行來說,原則上,它可以選擇不必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將外幣兌換成籌碼,它可以讓持有外幣的遊客在賭場內部自由兌換籌碼,如果進來的外幣相對多了,能換到的籌碼自然就相對少了,籌碼會自動升值。但如果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幹預外匯市場,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按官方匯率兌換籌碼。在固定匯率下,這種損失是隱性的,因為按照官方固定匯率,之前、現在和未來多少外幣依然換多少籌碼,似乎看不到什麼損失。但隨著央行在內外壓力下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度使人民幣不斷升值,這種隱性的損失就變成了顯性。其背後的含義是,同等數量的籌碼原本可以換更多的外幣,但由於之前匯率沒有升值,央行只換到了較少的外幣,這大致就是央行之前幹預匯率市場導致的損失。
表面上看,在幹預外匯市場的情況下,央行將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獨自承擔了,似乎與“遊客”沒什麼關系,而且,他們看起來還會受益,因為他們離開時同等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,外管局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──人民幣升值之後在降低進口成本、增加投資收益等環節也獲取了巨大收益,肉已經“在鍋裡”。但實際上,央行自身很難承擔這樣的損失,損失注定是全社會來承擔。
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,而且,外匯儲備的海外投資收益彌補不了成本(比如,央行為沖銷外匯佔款支付的存款準備金利息和央票利息等),那麼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很有可能有一天面臨“不足”,畢竟現在同等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,一旦升值趨勢逆轉,一切皆有可能。央行為了將這個遊戲持續下去,將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或緩慢升值,如果其他政策措施沒有遏制住外匯儲備攀升的勢頭,導致這個過程伴有通脹,成本自然是全社會來承擔;如果為了避免通脹沖銷外匯佔款,而沖銷也是有很大成本的,央行不得不人為壓低利率,以減少利息支付,成本也是全社會來承擔。
總之,人民幣升值雖然不會“直接”讓現有的外匯儲備縮水,卻會將之前中國央行幹預外匯市場和強制結售匯制度的損失“間接”地暴露出來。表面上,中國央行自己承擔了人民幣升值的匯兌損失,但最終將由全社會買單。對於中國央行來說,要面臨的選擇是,或者擴大人民幣的浮動區間,並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,讓更靈活的匯率機制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;或者維持人民幣名義匯率的穩定,通過國內的價格改革、稅收政策和外資政策等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。匯率選擇沒有標準答案,孰優孰劣要因時而動。不管怎樣,目標都是在成本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推動國際收支平衡,但最忌諱的是首鼠兩端沒有原則,而又不承認成本的存在。
"中國央行自己承擔了人民幣升值的匯兌損失,但最終將由全社會買單"
ReplyDelete-中國央行不是私人銀行,不管匯率升值還是扁值,本來一向都是由全社會買單的。
"目標都是在成本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推動國際收支平衡"
-中國這種世界血汗加工廠,如果沒有對外貿易順差,達到國際收支平衡就慘了。